飞织鞋面的织造过程就像用一台“会织毛衣的智能机器人”直接织出一整只鞋面,全程几乎不用剪刀和针线。它的核心在于用电脑编程控制一台精密横编机,把一根根纱线“织”成贴合脚型的立体鞋面。

下面分几步简单说说它是怎么做的:

第一步,画图编程(俗称打版)

设计师先在电脑上用3D软件“画”出鞋面的样子,哪里要透气、哪里要支撑、哪里要弹性,都标注清楚,比如脚背需要蜂窝网眼散热,脚后跟需要密实的结构加固。

接着,这些设计图被转换成编织机能读懂的“针法密码”,比如设定好织针移动的路线、纱线的松紧等参数。这个过程有点像把设计稿翻译成机器能执行的“织毛衣说明书”。

第二步,选纱上料

飞织鞋面的“原材料”不是布料,而是各种功能各异的纱线。

比如用尼龙丝保证结实耐磨,混入5%-15%的氨纶增加弹性(像橡皮筋一样让鞋面贴合脚型),还会加入一种叫“热熔纱”的特殊材料(通常是TPU),它在后期加热时会像胶水一样熔化,帮助鞋面定型。工人把这些纱线穿到编织机的导纱器上,机器就能自动按需取用了。

第三步,一体编织

这是最神奇的一步!编织机像织毛衣一样,但更智能——它能根据程序自动切换上千根织针的动作,用四种“针法”组合出不同效果:比如用“成圈”织出紧密的鞋帮,用“集圈”在脚背处留出透气孔,用“移圈”做出鞋带孔,甚至用“提花”织出彩色花纹。

整个鞋面(包括鞋舌、后跟提拉环)是一次成型的,没有接缝,就像织了一只立体的“袜子”。传统鞋要缝十几块材料,而它只用一根线从头织到尾,边角料极少。

第四步,加热塑形(定型)

刚织好的鞋面是软塌的,需要“定个型”。工人把它套在金属鞋楦(脚模型)上,送进烤箱一样的设备里加热。这时,之前织进去的热熔纱会熔化,冷却后就像“内置骨架”一样把网布撑成立体鞋型。

最后修剪掉多余的线头,有些还会喷上防水涂层,一只轻飘飘(通常整鞋只有100多克)、透气又贴脚的飞织鞋面就完成了。

这种技术最大的好处是“精准又环保”:电脑控制让每只鞋面几乎零误差,透气孔比传统网布更科学;边角料比裁剪缝纫节省95%,流水线20个工人加机器一天能做4000双。

飞织鞋面机厂商统计(有漏的欢迎补充)

  •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
  •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
  •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浙江桐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
  • 宁波必沃纺织机械有限公司
  • 宁波梦之星针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常熟创富针织机械有限公司
  • 松谷机械(惠州)有限公司
  • 东莞市千里马针织机械有限公司
  •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  

END

为了促进产业资源对接与技术创新,艾邦搭建了鞋面产业资源微信群,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、皮革、纱线、网布、鞋面织造、运动品牌、设备等环节,欢迎扫码加入:

作者 808, a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