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织和梭织作为编织工艺的两大类,其面料的结构特性、外观质感以及适用场景都存在显著差异:
- 梭织面料就是把经纱和纬纱相互垂直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织物,其最小结构单元为组织点(经纬纱的交织点);
- 针织面料则是用织针将纱线或长丝构成线圈,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,其最小结构单元为线圈,分为纬编和经编两种方式,同一根纱线形态为同一根纱线连续圈套。
一、织物组织结构
1. 针织
针织面料相应的组织结构包括基本组织(平针组织、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)、变化组织(变化平针组织、双罗纹组织等)、花色组织。
①平针组织
平针是针织物中结构最简单的组织,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单向相互串套而成。在织物正反面形成不同外观。该组织横向延伸性大,但易卷边和脱散,可应用于鞋面内衬、轻薄区域。
纬平针组织
②罗纹组织
罗纹是一种双面组织,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组合配置而成,根据正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的数目不同,不同名称和性能的罗纹组织。罗纹组织有很好的弹性,可用于鞋口、鞋舌边缘等要有有拉伸性的部位。
罗纹组织
2. 梭织
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,将纱线通过经、纬向的交错而组成,其组织一般有平纹、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。
①平纹组织
由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的组织称为平纹组织。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。该组织制得的鞋面紧密平整,耐磨透气,可用于运动鞋舌内侧以及休闲鞋整体鞋面等。
②斜纹组织
经组织点(或纬组织点)连续成斜线的组织称为斜纹组织。斜纹织物的表面有经组织点(或纬组织点)构成的斜向纹路。该组织手感厚实、抗撕裂性能强,可用于工装鞋或运动鞋鞋头以及鞋后跟内侧等部位。
③缎纹组织
单独的、互不连续的经组织点(或纬组织点)在组织循环中有规律的均匀分布,这样的组织称为缎纹组织。织物表面都呈现经浮长线(或纬浮长线),因此织物表面富有光泽,手感柔软润滑,可用于鞋面装饰条或正装鞋鞋面等。
二、织物组织特性
针织结构因线圈是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,而每个线圈均由一根纱线组成,当针织物受外来张力,如纵向拉伸时,线圈的弯曲发生变化,而线圈的高度亦增加,同时线圈的宽度减少,如张力是横向拉伸,情况则相反。
即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,因此针织物的延伸性大。能在各个方向延伸,弹性好,因针织物是由孔状线圈形成,有较大的透气性能,手感松软。

图源:Krishma S ,S. M D ,E. S G , et al.Programming mechanics in knitted materials, stitch by stitch[J].Nature Communications,2024,15(1):2622-2622.
梭织物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,而且只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向内弯曲,其弯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,以及纱线刚度有关。
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,如以纵向拉伸时,经纱的张力增加,弯曲则减少,而纬纱的弯曲增加,如纵向拉伸不停,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,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。
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,纬纱的张力增加,弯曲则减少,而经纱弯曲增加,如横向拉伸不停,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,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。
而经,纬纱不会发生转换,与针织物不同,梭织物经、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,亦不发生转换,因此织物一般比较紧密,挺硬。

平纹织物模型拉伸变形后的应力分布情况
图源:刘倩楠,刘新金.采用ABAQUS的粘胶机织物拉伸力学性能仿真[J].纺织学报,2018,39(09):3943.DOI:10.13475/j.fzxb.20170901405.
三、织物材料
针织面料和梭织面料均以纺织纤维为原料,如天然纤维(棉、麻、丝、毛)和化学纤维(涤纶、腈纶、锦纶等),无绝对专属的材料;但因制造工艺和性能需求差异,在纤维选择、纱线结构及材料配比等方面存在差异。
一般来说,针织面料会更偏向于弹性纤维,而梭织更注重结构强度。像棉、麻、羊毛、涤纶、锦纶和腈纶属于通用选项。
其中针织面料以弹性纤维为主,常添加氨纶制成棉涤氨纶、锦氨等弹性混纺面料;梭织注重结构强度,多采用高强低弹的长丝涤纶、高密锦纶等纤维提升抗撕裂性。
四、织物性能
综上,针织面料更适合用于动态舒适场景,梭织则更偏向于静态形稳需求,目前在鞋面领域特别是运动鞋,会更加注重尺寸稳定性、支撑性、耐久性和功能复合性等。两种面料性能比较如下:
目前鞋面通过结构创新(如三明治结构)、材料科技(如超细纤维)以及功能设计(如分区采用不同工艺)等革新,不断突破传统织造面料的性能,以实现鞋面各方面性能的提升。
来源:艾邦弹性体网综合整理、色尚坊布博士
资料参考: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7462650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7466952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