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纱纱线和地组织的连接方法
当织针处于上升位置时,压纱板能与梳栉一起上升,这时压纱进行针背横移,当织针处于最高位,所有梳栉都位于针前时,压纱梳栉开始做针前横移,这时压纱开始向下垂直运动,直到地梳成圈,压纱板开始越过针头继续向下运动,直到把新形成压纱线圈压到针杆下,并保证能织针成圈时,压纱纱线附在线圈上一起脱圈,这样压纱纱线仅被缠绕于这些线圈的延展线下面,即在压纱纱线运动的两端处。
在一般压纱型机台中,纱线必须与地梳做反向针前垫纱。否则,压纱纱线会与地梳纱线平行地垫在织针上,在压纱板将前面压纱梳栉的纱线压下时,地梳纱线会被一起带下,从而引起漏针。但在特殊机构的RSJ4/1F中,是可以同向垫纱的。
我们知道,在成圈组织里,有开口线圈和闭口线圈两大类,压纱线圈在喂纱也有两种情况,形成效果是明显不同的,同时压纱线圈与地梳的方向又有密切关系,下面就分别讨论。
从下图可以看出,因为是反向垫纱,在钩纱过程中,压纱线圈和地梳无干涉。压纱线被压纱板压下后,地梳成圈直接无任何干涉弯纱,处于针前的压纱线圈A处,由于受到地梳纱线的阻挡在靠近地梳纱后面,而压纱线圈B处无任何牵绊,落在纱线前面。正因如此,压纱后形成8字效果。
从下图可以看出,因为是同向垫纱,在钩纱的过程,同样压纱线圈和地梳无干涉,压纱线被压纱压下后,地梳成圈直接无任何干涉弯纱,但时由于压纱处于前梳,地梳处于后梳,地梳纱线针前垫纱比压纱线圈晚,地梳纱线变纱前是包在太纱线上的,弯纱后所有纱线进入压纱线圈内,此时,就有地梳线圈的的纱线圈结在压纱线圈上,同时有未弯纱的地梳纱线挡在压纱线圈上,这样就形成有纠结的压纱效果。
从图看出压纱开口线圈的和地梳同向垫纱,和压纱压纱闭口线圈的和地梳反向垫纱对地梳纱作用是一样,地梳纱线延展线对压纱线圈作用,弯纱线圈对压纱线圈没影响,由于是开口线圈,压纱后和衬纬线作同向横移,因此压纱后展出和衬纬连成一体,形成衬纬效果,当然由于这种衬纬是通过压纱后形成的,和在地梳后形成衬纬效果不大同,有浮感,对于大于三针衬纬更有区别,因为压纱组织的特点是仅在其延展线的两端处与地组织连接,而衬纬纱在织物中与它横越过相交的每一地组织延展线相连接。
所以大于两针的这种组织,就很明显看到这种衬纬只被两端的延展压着,中间部分是延展线外面的完全和线柱分离。

同样压纱开口线圈的和地梳反向垫纱,和压纱压纱闭口线圈的和地梳同向垫纱对地梳纱作用是一样,地梳纱线延展线对压纱线圈作用,同时地梳线圈也对压纱线圈进行绑结,形成以下的结构仅在其延展线的两端处与地组织连接,而衬纬纱在织物中与它横越过相交的每一地组织延展线相连接。
同样在RSJ4/1F三针组织和四针组织中,也是分析地梳纱线对线圈的作用得到以下效果。

来源:润源经编

